大学的经费预算差异,通常与其规模密切相关。大校园和多学生的大学,日常运营自然需要更多的经费。如果我们将每所学校的总经费平均到每位学生上,你会发现排名之间的差距其实挺大的。
985高校在经费上的投入普遍很豪爽,尤其是清华大学,那可是拔得头筹。在2023年,清华的总经费预算高达385.69亿元,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,人均经费竟然有63.31万元。而它的老对手北京大学,虽然总预算比清华少了140亿,但人均经费只少了0.58万元,为62.73万元,这两所学校也因此成为985高校中唯一人均经费超过60万的。
第三到第五名,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位列其中。特别是东南大学,2024年的总经费预算为160.7亿元,比复旦、哈工大、中山大学的预算都要低,但人均经费却高达44.3万元,稳坐第五把交椅。
东南大学在工科领域特别厉害,比如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等。工科研究成本高,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,这也是为什么工科强校如东南大学,经费预算通常更胜一筹。
而排在第十名的南京大学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,经过多次变迁,1950年正式更名为南京大学。南大的文科和理科都很强,尤其在物理学、化学、材料科学这些基础学科领域发展迅猛。虽然总预算121.41亿元在985高校中算是中上游,但因为学生人数不多,采用小班教学,所以人均预算也是相当高的。
理工科的学校通常钱多,但这不代表文科的学校就差远了。就拿咱们中国人民大学来说吧,这家伙可真不简单。今年,人大的经费预算是99.89亿元,tp钱包听起来不算最多,但你要是算算每个学生能分到多少钱,那数字可就厉害了,每个学生能分到35.06万元,全国能排到第12位,比那个经费预算182.26亿元的复旦大学的学生还要多。
人大的历史,那可是一言难尽,最早能追溯到1937年的陕北公学,后来成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正规大学,主要就是搞社会科学的。1954年,它就成了全国重点大学的一员。虽然主要是文科,但人家也有不少理工科的东西,比如环境学院、信息学院、统计学院,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也是国家级的,科研能力那是杠杠的。
人大的哲学、理论经济学、应用经济学、法学、政治学这些学科,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。毕业生找工作也是一把好手,就业率连续多年都在98%以上。虽然在全国大学排名里不是最前面,但想考进人大,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。
吉林大学,这学校可真是个大家伙,在985大学里头,每年招生的人数是最多的。今年,吉大在校学生超过7.5万,是985里头的学生最多的。虽然总经费有102亿元,不算少,但学生多了,平均下来,每个学生能拿到的钱就只有13.55万元,全国排第37。这说明,就算学校大,每个学生能分到的钱也不一定多。